<noscript id="s4cs4"><center id="s4cs4"></center></noscript>
  • <menu id="s4cs4"><strong id="s4cs4"></strong></menu>
    <menu id="s4cs4"></menu>
    <menu id="s4cs4"></menu>
  • 潘志平:透視政治博弈 共建絲路繁榮
    2014-11-20 | 北京大學新聞網 | 田未 | 點擊數 

           談家國大計,他言辭懇切,態度真誠,用識見和擔當書寫學者之風;于西北曠土,他系之念之,情深款款,用真心和誠念表達眷戀之意。他就是來自新疆大學中亞研究院的潘志平。2014年北京論壇“古今絲綢之路:跨文明的對話、交流與合作”分論壇上,他就“中亞地緣政治博弈及其新動向”與在場學者進行交流,表達家國之思、黎民之念。

     

            金陵男子的西北情結

           潘志平可以用多種身份去定義,幾十年間,在南疆熱土上,他歷任新疆社科院中亞研究所副所長、歷史民族研究室主任、新疆社會科學雜志社《西域研究》副主編、編輯。1999年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0年被選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成為自治區和烏魯木齊市專家顧問團成員,2007年受聘擔任哈薩克斯坦法拉比民族大學東方學系外籍博士生導師,現為新疆大學“天山學者”特聘教授。種種光環背后,是數十年如一日艱辛的研究工作和遠離故土扎根西北的勇氣與魄力。但潘志平最為認可的身份可能只是一個為新疆人民幸福生活添磚加瓦的普通人。和潘志平接觸不難發現,他的勇氣與魄力來自對于新疆人民的熱愛。從一個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的金陵男子,到遼闊天空下書寫熱情的西北漢子,是這種兼濟情懷讓他越走越堅定。

            透視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

           此次論壇上,潘志平發言的題目為“中亞地緣政治博弈及其新動向”。從深入淺出的報告中,我們體會到中亞作為地緣政治博弈區域的重要價值。從世界范圍看來,中亞問題主要利益方是北約和俄羅斯,從中亞局部范圍看,主導者則是俄羅斯和美國。近期,各方勢力變化出現新動態,焦點問題是美軍阿富汗撤軍問題,第二個是烏克蘭危機。具體來看,美國在中亞的態度,既有之前的自由出境法案、絲綢之路戰略法案以及“顏色革命”等,又有希拉里提出的“新絲綢之路愿景”,總體上是希望將中亞向南拉入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在俄羅斯方面,其始終認為中亞是特殊利益地區,主要計劃是把中亞地區重新整合到自己的勢力范圍中。而同樣處于這場政治博弈之中的歐盟,對于中亞問題主要關心人權、民主以及交通、能源方面。

            中國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中國扮演怎樣的角色,又有怎樣的動向呢?習近平總書記于去年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它繼承了悠久的絲綢之路歷史傳統,順應當代全球化大區域經濟合作的愿景以及歷史潮流。強調“絲綢之路經濟帶”不是國際組織,不是論壇,更不是同盟,中國在構建經濟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是主導者,而是倡導者、推動者,“經濟帶”在“共建”下形成。不是用“中國夢”去綁架其它國家,而是推動一個“共同之夢”成為現實。

           “絲綢之路經濟帶”不是一家努力即可形成。習近平總書記出訪索契時與俄總統普京對話,普京表示中俄可以就此合作,在這一政治環境之下,俄方智庫提出了“跨歐亞發展帶”,主要是構建中俄雙方鐵路、公路、航空油氣管道電路網絡新一代的互聯互通。實現“中國經濟帶”“俄羅斯發展帶”兩個“帶”的對接,加強中俄合作,實現“跨歐亞發展帶”對接的重要步驟。然而對接過程也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解決。

            共建愿景何時達成

           中亞地區面積廣大,而人口少,鐵路運輸量不會太大,使得人疑慮修鐵路有什么意義?潘志平認為,鐵路一旦貫通,能夠解決大區域范圍的問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使得交通運輸可以橫貫大西洋和太平洋,可以解決歐亞大陸橋中部凹陷的問題,可以將東亞的高速經濟發展區和歐洲的傳統經濟發展區貫通,不論是對于歐洲、中亞還是東亞,都是很有必要的,其意義是全球性的。

           中俄兩個“帶”的建設在多方面于兩國都具有共同利益,然而我們的共建愿景何時能夠達成?潘志平表明,俄羅斯的“跨歐亞發展帶”是由智庫提出的,尚處于自下而上構建過程,這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運行機制是不同的。如果俄羅斯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那么雙方的對接機制便很有可能達成。只有俄羅斯支持,中國的經濟帶才有可能成為現實。當被要求為這個愿景的達成做一個具體時間上的預測時,這位嚴肅的學者表示,政治經濟各方面牽涉太多,耐心等吧。

    作者:田未(校報)

    編輯:未天

    專題鏈接:北京論壇2014

    信息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

    0
    相關新聞
    “疫情重襲下的全球化新挑戰和新機遇”——北京論壇(2020)在北京大學開幕融媒體中心2020-12-05北京論壇(2019)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北京論壇秘書處2019-03-11“雙一流”建設國際研討會暨北京論壇(2018)圓滿落幕@ 北京論壇秘書處2018-06-11“雙一流”建設國際研討會暨北京論壇(2018)隆重開幕北京大學新聞網2018-06-11“雙一流”建設國際研討會暨北京論壇(2018)基本信息@ 北京論壇秘書處2018-06-11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noscript id="s4cs4"><center id="s4cs4"></center></noscript>
  • <menu id="s4cs4"><strong id="s4cs4"></strong></menu>
    <menu id="s4cs4"></menu>
    <menu id="s4cs4"></menu>